中国的酒文化可以说源渊流长,酿酒技术炉火纯青,中原一带可以说是酒的故乡。杜康酿酒被后人尊称之为酒的鼻祖。酒,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时不时整上两口,有人闷头大睡,有人兴高采烈。有人装疯卖傻,有人飘飘欲仙。饮酒之后的人们可以说是花样百出,难以形容。
古代文人骚客饮酒是一种雅兴,带酒的诗篇保留和传承下来的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诗仙太白若没有酒,估计其创作数量及质量要大打折扣。还有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一代英雄曹孟德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博从媒体上看到我们的留学生与欧洲留学国的商人激辩有关中国人不会造葡萄酒一事。那位留学生因为平时喜爱祖国传统文学诗词,用一首唐代进士王翰的七言绝句《凉州词》回击对方,原诗: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该诗一开头就点明了早在中国唐朝时代,中国人就已经熟练地用葡萄酿酒了,那时的欧洲国家还在菇毛饮血呢!
当然了,还有两首以同一标题即:《清明》的七言绝句对本博印象深刻,这两首诗一是唐朝被后人尊称为小杜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清明时节看到人们上坟祭祀先人,气氛极为凄凉,为了消解愁闷就要喝杯酒了。
另一首《清明》是北宋一位叫王禹偁的人所作,此人官至 知制诰。该诗如下: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这首诗反映作者被贬官之后的遭遇,清明时节,别人踏青吃酒,采花插柳,而自己从邻居那里借来灯火,读书从晚到天亮,好不凄残与悲哀。
酒是人们生活的点缀品。民间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也就是说现代人亲朋好友相聚,只要吃饭,哪有不喝酒的?只是因驾车和公务在身的人慑于法规,只好忍痛割爱吧。
对于饮酒的人而言,会喝者喝出的是美味,是一种享受,能喝出仕途,喝出金钱,喝出友情,喝出……。而不会喝酒的人,喝出的是苦涩,喝出的是病体,喝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喝出自己早见阎王。
总之,酒本身无错,酒是一种商品。不管会喝与不会喝的人,都应有所节制。俗话说珍酒美味也不可多用,适可而止。(20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