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华路葡萄酒厂要建什么
商业及购物广场。根据查询青岛政府网信息显示,金华路青岛葡萄酒厂及周边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商住用地,企业物握搬迁改造后将规划建设集中商业及购物广团没场罩或庆,购物广场是供人们购物和消费的商业场所。
首家酿酒大学上线是怎么回事?
“一斤优秀,八两良好,六两及格,六两以下都重修!”
这个场景,不是出现在饭局上,而是网友对茅台学院想象出的考试现场:
“教授端着一大坛自酿白酒,放到讲台上:来排队,干了它!”
茅台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以酒企命名的大学,同时也是贵州省设立在县级市中的第一所大学,今年秋季正式招生。
▲茅台学院大门
这让几年前在当地酒厂当过工人的罗印特别高兴,他打算等两个儿子长大后,让他们都报考茅台学院,将来当个优秀的酿酒师。
茅台迟手樱学院催生“学府”产业
当地气象一新
5月31日,已到中午饭点,罗印开的小餐馆并不热闹。由于生意不好,30岁的他躺在沙发上休息。
罗印的餐馆,位于中国酒都仁怀市鲁班镇尚礼村。餐馆距离茅台学院仅隔一条马路。
▲酒都仁怀的标志性建筑
罗印告诉红星新闻,他开餐馆的时间并不长。之前,他和老婆在福州的一家小工厂打工,从事压鞋底板的活儿,虽然日子单调、辛苦,但每个月能挣七八千元。
罗印说,虽然挣钱不少,但离家远,更不习惯那边的生活,尤其到了夏天,在房间内开风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后来听家里人说,茅台要在仁怀当地办大学,他便和老婆商量,决定回来在大学附近开家餐馆。当时,他想给餐馆取名“学府餐馆”,却没想到已被别人抢了先机。
尚礼村位于仁怀南部,距城区6公里。罗印说,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相对闭塞,环境也不好的村子。2010年12月9日,仁怀市南部新城获贵州省政府批准建设,地处鲁班镇的尚礼、生界、冠英、黄家田、农堡、街道等村(居)范围,被划入规划面积18.3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15万人的南部新城。
南部新城的开建,使得尚礼村一天一个样,尤其是2012年4月茅台集团计划总投资18.97亿元在南部新城尚礼村筹建茅台学院后,这里的变化更大。
按照当地规划,围绕茅台学院,把南部新城打造成教育园区。目前,仁怀市委党校、仁怀外国语学校、仁怀一中等均在南部新城建校,其中仁怀一中将于今年9月搬迁到南部新城。另外,南部新城湿地公园也在打造中,趁着环境的改善,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也瞄准教育园区商机,投资建房。
6月1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贵州省仁怀市,从仁怀城区到茅台学院,经过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道路,10多分钟就到茅台学院。当地村民说,茅台学院所在地以前比较偏僻,现在一栋栋教学楼盖起来后,这里变得漂亮了。
▲茅台学院足球场
在茅台学院周围转了一圈,记者看到不少诸如“学府餐厅(馆)”、“学府旅店”、“大学城店”等与“学府”有关的店面,就连一位即将当父亲的年轻男子也表示,等老婆把孩子生下来,就起名为“学府”。
▲茅台学院催生的以“学府”薯岁命名的店子
尚礼村村民陈宗碧,20年前在村里修了一栋3层楼的房码丛子,现在她和家人正准备把房子重新装修,将来把它租给大学生住。
不过,目前的尚礼村并不热闹,除了一些在学院负责收尾的工人会选择来吃饭购物外,几乎看不到外地人。
罗印说,由于茅台学院要今年秋季才开始招生,不少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营业。再过一两个月就开学了,这里就会热闹起来,生意肯定会好。
进酒厂上班成香饽饽
懂技术的人工资尤其高
罗印并不是尚礼村人。他的家在茅台镇——一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酒糟味的地方。在那里,有证的大小酒厂多达300多家,其中国酒茅台享誉四海。
罗印说,茅台酒厂的工作是一个金饭碗,一线工人每个月的收入最低都有七八千元。一位在茅台负责打扫卫生的女工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她每月的工资有两三千元,自己的两个儿子,一个在茅台做铲工,每个月有六七千元,加上年终奖励,一年的收入差不多有10万元;而另一个儿子在小酒厂,干同一工种,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最多不会超过4000元。
▲在茅台酒厂负责打扫,工资也有二三千的女工
之前,有媒体报道称,茅台员工的收入最低标准有12万,年终奖普通员工可拿4万多,中层的可以拿到十几万,此外,单位还会发茅台酒。
罗印说,由于福利好,当地人挤破门都想进茅台当工人,但一般人都进不去,只有土地被征用了的人才有可能被安排进茅台上班。
▲茅台酒厂大门口图
不过,进不了茅台,去其它酒厂上班也不错。据贵州大学酿造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教授介绍,相较其它行业,酒企员工的收入算比较高的,他们的一些学生,刚到酒厂年收入就有10多万,比他任教30多年的收入还高,而且干了两三年后,一旦担任中层职务,年收入就有近20万元。
没有进茅台的罗印,选择去了一家小酒厂当工人。小酒厂实行计件算薪,多劳多得。每天凌晨5点起床,一直干到下午5点才下班,一天的酬劳是180元。在酒厂里,他最羡慕那些懂技术的人,他们不用下苦力,收入却比自己多得多。
但好日子不长。受塑化剂事件、央视广告限酒、限制三公消费、禁酒驾等影响,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所谓的白酒黄金10年正式结束,白酒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国内领头雁茅台在内,全面受困进入调整期,部分小酒厂甚至因此而倒闭。
在这种大背景下,罗印所在的酒厂也受到不小影响,收入减少,工人缩减,而他也只好选择外出打工。
现在,白酒行业出现回暖迹象,去酒厂上班又成为当地人向往的职业。王书伟是茅台镇一家酒业集团的总工程师,他说,就算当前白酒业出现回暖迹象,但从事白酒的普通生产人员仍然过剩,要想获得一份酒厂的工作并不容易。
/白酒产业现状 /
产量高而国际占有量低
酿造、营销人才稀缺是主因
王书伟说,相较普通生产人员,酒厂的管理人才十分缺乏。按照标准,一个酒厂,哪怕再小,最少也要配备3个技术人员,但往往有很多酒厂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这方面的人才稀缺,哪怕花了高价也很难招到。”
长期以来,中国缺乏酿造人才,尤其对于白酒大省贵州来说,显得尤为明显。据邱树毅教授介绍,当前,贵州白酒年产量约50万千升,按这个产量测算,管理人员近期急需2万人左右,而贵州大学每年只开设一个酿造专业班,培养的学生一年不超过40人,加上省内另一所大专院校开设有酿造专业,两所院校加起来每年培养出的毕业生,也不到200人,离市场2万需求仍然差距巨大。
邱树毅说,在人们的意识中,酿造业属于传统行业,干这行不需要任何技术,谁都可以做。其实不然,酿造是一门学问深奥的学科。直到现在,人们的对酿造的认识也没有随着中国酒业的发展而得到改变。每年报考贵州大学酿造专业的考生少得可怜,“40个的招生指标,80%来自遵义地区,20%为调剂生。”
更为关键的是,贵州的酒厂几乎都在偏远地方,加上酒行业是一个体力活,工作强度大,一般女孩子承受不了,而且有部分农村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后就想留在城市,这就导致了每年能进入酒厂的学生,不会超过80人。
另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毕业生都抢着要进茅台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其它酒厂出高价也难招到技术人员。邱树毅回忆说,每年毕业季,他都会接到不少民营酒企的电话,让帮忙引荐毕业学生,但结局只有两个:要么不去;要么勉强去了,呆不长,有的甚至去了几天就走了。“不过我也理解,酒厂那股刺鼻的酒糟味确实难闻,要我长期在那种地方,估计也受不了。”
不过,相对于酿造人才的匮乏,中国白酒行业更为稀缺的还是营销人才。
邱树毅说,中国目前还没有哪所学校专门开设白酒营销专业,所以市面上做白酒营销的人员,绝大多数都不懂酒,也因此才有了“诺贝尔医学奖新发现喝酒能抗癌”等荒唐的营销模式。
不仅如此,中国白酒作为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由于人才的缺乏,造成产量巨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却明显不足的尴尬局面,尤其是专业营销人才队伍的缺乏,成为中国白酒走不出国门的一大主因。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曾在《贵州日报》撰文称,2013年,中国白酒的出口值占白酒总产值不到1%,出口贸易额只占世界酒贸易额的1/1000。
如何让中国白酒和葡萄酒、红酒一样风靡世界?邱树毅建议,除了加大酿造方面的人才培养外,各大高校还应开设与白酒有关的营销专业,培养更多试酒师人才,告诉大家饭前饭后喝什么白酒,哪一道菜又该配什么白酒更健康。
唯有这样,“整二两”的中国白酒文化,才会渗透到世界每个角落。
/创办学院初衷 /
培养更多酿造类高素质人才
改善人才匮乏现状
基于此,白酒“老大”茅台决定自己开办大学。
▲正在建设中的茅台学院图书馆大楼
今年5月23日,教育部向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函,同意设立茅台学院。茅台学院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举办,系本科层次非营利性民办普通高校,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
教育部的批文显示,茅台学院全日制在校规模暂定为5000人,首批设置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5个本科专业。其中,酿酒工程招生计划最多,达200人,其他专业分别招收100人。
茅台学院的出现,能否为中国白酒人才培养破冰?邱树毅教授说,目前,全国有近20所高校开设酿酒工程专业,不过,茅台在招生和人才培养上优势明显,因为茅台经济实力雄厚,有足够的底气,更为关键的是,可以随时派遣酒厂酿造方面的技术大咖和专家团队到学校授课,而且离学校距离较近,学生也可以随时到酒厂实践。另外,茅台学院的招生指标多,未来肯定会培养出大批酿造类世界一流高素质人才,中国酒业人才的匮乏也会逐步得到改善。
▲茅台学院的建筑设计多与“酒”相关图为酒瓶风格的学生宿舍大门
此外,茅台学院还将担负推动教育扶贫的任务,将进行定向、订单式培养,起到招收一个学生,安排一个工作,脱贫一家人的作用,加快精准脱贫。
从小就向往进入茅台的罗印,把这份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罗印的两个儿子,大的今年9岁,读小学三年级,小的7岁,读小学一年级。
不过,他已经为两个儿子作好了规划:等他们将来长大,都要报考茅台学院,当优秀的酿酒大师。
而当罗印说着这些话的时候,他的的两个儿子,正坐在沙发边看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他们喜欢的是动画片里的光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