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馫”相遇

2025-05-16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与“馫”相遇

 编者按:诗词鉴春秋,文史启新章。4月19日至20日,宜昌市文学创作班走进稻花香开展培训采风活动。创作班成员们探秘酒香,感受匠心魅力;创作学习,共话文化传承。这场文学与美酒的邂逅,催生出一系列优秀作品。近期,稻花香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散发着醇香、饱含着诗意的作品,让我们一起从这些文字中,品读稻花香发展的实力、活力与魅力。

—— 与“馫”相遇 ——陈胜乐“馫”是一个生僻字,它不在三千五百个常用汉字里,也不在四千五百个已发现的商代甲骨文里。也就是说,自从仓颉当年结绳记事,“天雨粟,鬼夜啼”,以形象和嗅觉造字以来,无论是在灵龟的脊背图案上,还是在洛书河图的神秘符号中,我们并没有发现“馫”这个字。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里,出现了“馫”的同义字“馨”;直到成书于1716年的《康熙字典》才正式收录“馫”字。由此我们可以想象,“馫”字的诞生过程,经过了漫长时光的“酿造”。造“馫”者何人?截至目前尚无人考证,也无可查的文字史料记载。把三个“香”垒在一起,用来表达愉悦和澎湃的内心感受,此“仓颉后”造字者一定是在嗅到了随风而至的芬芳,突兀而至的沁人芳香和谷物气息让他情不自禁。我们可以想见,当他把美得爆棚的“馫”字造出来时,天突然“哗哗”降起了大雨,很多人也喜极而泣,“献三牲、上贡酒”,感念春雨般“馫”字的诞生,表达对文字的浪漫敬意,其场景甚是盎然,令人沉醉。“馫”字诞生是否与酒有关?这本身就是一个神秘而不得知的事情。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这个充满诗意的“馫”字与“稻花香”金风玉露般相遇,便在稻花香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随着稻花香的美酒香醉神州而被赋予了新的品牌意义。当年稻花香从“三个人、三口缸、一千五百元贷款”起步,蔡宏柱用板车拉着酱油,足迹踏遍龙泉铺时,我曾以日报记者身份采访过他。当他坐在一张简易的木桌前与我们举杯时,谁也没料到这个刚至不惑、意气风发、胆大敢干的蔡老板日后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90年代初,宜昌三峡国际艺术节在宜昌市举行,我当时在市政府“一节一会”办公室负责编辑出版《三峡艺术节》会刊,因为稻花香被组委会确定为“指定用酒”,所以有缘与蔡宏柱先生有多次谋面。当年的节庆活动声势浩大,稻花香也因此声名远播。随后,“稻花香——跟往事干杯”“浓浓三峡情,滴滴稻花香”“人生丰收时刻——稻花香”“有活力,人生自有光芒”“为幸福生活酿美酒”,一轮又一轮扑鼻馥郁的文字,成为影响中国百姓生活的强大品牌,镌刻在一代人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中。2005年摄影家易志刚拍摄了一张蔡宏柱先生的“捧读”照,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张摄影照片,被悬挂于他的办公室和居所。我们从他沉吟和深邃的眼神中,读出了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同时也读出了一个令人心动、对稻花香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字——“馫”。

当“馫”字灵光乍现,一股扑鼻的香气令他兴奋不已;当“馫”与他相遇,恰逢龙泉镇柏临河一带稻花吐蕊,天降甘霖;当“馫”与稻花香结缘时,它就不仅仅是一个汉字。当“馫”字浸润稻花香的酒曲,这个叠“香”而成的汉字便超越了符号本身,一个用汉字重新定义酒香的时代,正从龙泉镇的窖池中苏醒。      从全国首创馫香工艺,研发推出馫香原浆、山水风系列新品,到打造万吨馫香型白酒智能化酿酒基地,稻花香以“大国工匠”精神开启“馫”时代。

我在武汉大学读书时,训诂学博导丁忱是我的导师,他在给我们讲授“酒”之训义时,说:“‘酉’是‘酒’的本字,在甲骨文指事,有酒坛之形,隶化后将篆文‘水’写成‘氵’从水、从酉其义为酒,‘古者少康初作秫酒’,酒虽是粮食发酵制成的乙醇饮料,但它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承载着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1997年我回母校拜望他时,特意给他带了两瓶52度的稻花香酒,他晚餐时品了一口说:“不辣喉,不苦涩,还蛮香。”他虽不是品酒专家,但他对中国汉字的感受力和对稻花香的评价,在我心里却是最权威的。       “馫”以它扑鼻的芳香,让三“香”紧密相连,馫香基地首批出酒封坛时,“馫”字与酒在传统文化传承中便注定“一卵双生”,给我们呈现出千年汉字的淬炼之美、一种对美好向往的活力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匠心品质,一种强大品类的雄心“智造”和底气。

当“馫”与稻花香相遇,当传统与数字邂逅,当品类喜赋智能,当“一品三香”混合叠加征服消费者味觉,“馫”就成了酿酒“智变”的主角。它以创新香型定义者的身份,精准为稻花香破局和未来跨越发展给出了答案。当我们与心动的文字相遇,文字就成了独抒性灵的尤物。当文字被酿成诗歌和美酒、歌声和眼泪,它也就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馫”不再只是一个汉字,而是一种人生极致的旷味表达。当“酒”与人生相遇,幸福就被酿成了酒,成为百姓生活的一种酣畅宣泄,成为抚慰我们俗世情绪和时光、抵达每个人温热的内心深处的最好方式。稻花香以“酒”的芳香给人们带来生命的欢悦,让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恋上她,想念她,感受到有温度的人生幸福。当柏临河与稻花香相遇,中国便有了一眼真正的“龙泉”。 

作者简介

陈胜乐,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主要从事文学评论和理论研究,原为三峡文学杂志社负责人、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曾任央企传媒中心副主任、集团报副社长。曾在《民族文学》《作家》《山花》《作品》《芳草》《长江文艺》《青年文学》《青春》《小说林》《长江丛刊》《青年作家》《散文》《江南》《散文百家》等刊物发表小说和散文;在《当代文坛》《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学术界》《作品与争鸣》《西部文坛》《江汉论坛》《文艺争鸣》《文艺理论研究》《写作》《长江文艺评论》《南方文坛》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理论文章;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散文选刊》《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和大学报刊转载收录。出版有《散文美学概论》《当代散文新思潮》《新世纪作品与争鸣》《散文研究与思考》《中国散文美学综论》等理论专著及小说、散文集共十余部,曾获省政府文艺奖。

声明:白酒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126.com
酒柜网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