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浪潮下的酒业新局:从品类觉醒到价值重构

2025-05-16 行业资讯 万阅读 投稿:本站作者

清香浪潮下的酒业新局:从品类觉醒到价值重构

“清香的崛起不是单一品牌的狂欢,而是品类价值回归与消费趋势共振的必然。”“价格带分化不是市场的割裂,而是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的必经之路。”“当渠道下沉遇见价值链重构,酒业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成为破局关键。”……

1

清香逆袭

“中国人的口感呈现钟摆式摇摆,从清淡到浓烈再到清淡,清香正在迎来消费回归的黄金窗口。”在酒业深度调整的当下,清香型白酒正以年均15%的增速改写市场格局。数据显示,2024年清香型白酒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比提升到13%左右。这一变化背后,是消费端对“轻负担饮酒”的需求觉醒——历经浓酱的重口味周期后,清香的“净爽感”成为商务与健康场景的平衡解。

白酒行业正在上演“清香逆袭”:除了消费人群在扩大,产区崛起更加明显。汾酒作为清香龙头,2024年营收突破360亿元,带动山西吕梁产区成为“世界清香核心”,产区产值预计2025年突破500亿元——汾酒用10年时间,将清香从区域香型培育成全国品类,经销商可直接共享这一市场教育成果。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包括汾阳王在内等区域品牌的集体增长,标志着清香从“单极驱动”转向“品类共荣”。云潇雨提到,从品类特点来看,清香的物理属性(低酯低醇、代谢快速)使其在“中午饮宴下午办公、晚间小酌次日清醒”的场景中优势明显,这种功能性优势正在转化为品类红利。或许当酱香受困于价格倒挂、浓香面临存量挤压,清香凭借“轻商务+健康化”双轮驱动,正在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除了“醒酒快”切中商务场景的刚需,42-53度的国际接轨度数、可调配饮用的年轻化特质,使其更容易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社交货币”。“清香品类的爆发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健康化、国际化、年轻化三重势能的共振。”

2

价格带分化+渠道下沉:清香的结构性机会

“价格带的选择比品牌定位更重要”,这句行业箴言在清香阵营得到充分验证。当前清香价格带呈现典型的“哑铃型”结构:千元价格带由青花30等产品把守,50-100元光瓶酒占据大众市场,而真正决定品类命运的,是正在形成的300-500元战略高地。

这个价格带的特殊性在于:既避开了与浓香核心产品的正面交锋,又高于传统清香的价格认知,更预留了足够的渠道利润空间。以汾阳王青花系列为例,其“老酒占比超头部品牌”的差异化策略,成功卡位次高端市场,在山西、内蒙古等地实现年均15%的复合增长。

清香品类在渠道下沉中具有天然优势:低度数(42-53 度为主)契合县镇消费者口感偏好,光瓶酒(汾阳王V系列)与礼盒装(如汾阳王青花系列)形成场景互补。更关键的是,清香企业正在重构价值链——传统模式中70%的费用用于渠道压货,而新模型将40%费用投向消费者(如瓶盖扫码红包、宴席品鉴会),这种“动销导向”的费用分配,让经销商从“囤货压力”转向“终端动销”。

声明:白酒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may@126.com
酒柜网
广告位招租
广告位招租